欢迎访问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学生培养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点击:3315 时间:2019-09-01 09:30:58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2.在信息与通信工程方面具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了解国内外通信与信息系统领域或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的新技术和发展动态,较熟练地掌握本学科某些方向的专业知识,初步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创新意识,具备较好的协同工作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并能用该门外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

4.德业双修,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现代通信网络系统理论与技术

主要研究Internet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空天网络的体系结构模型与协议,现代通信网络管理与智能控制,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空天网络的系统仿真建模与优化,IP网络的性能与质量的测量,多种网络系统的网络服务质量(QoS)保证机制与方法,各种专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系统开发与研制。

2.多媒体通信的理论与技术 

主要研究数字图像与音视频的处理、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多媒体信息的采集、压缩 、存储、表示、理解及信息的集成与复用,宽带网络和无线通信中数字媒体编码压缩与传输的理论与技术,信源和信道编码技术及实用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在不同环境中的应用,嵌入式多媒体处理系统,基于内容的图像、音频、视频的检索与管理技术,多媒体信息可视化与人机界面交互技术,医学影像的处理方法和应用。

3.卫星通信理论与技术

主要研究卫星通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卫星星上信号的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卫星通信与GPS相结合的应用与开发;卫星通信与其它通信方式兼容的理论与方法;无线信道均衡算法,OFDM系统等的应用。

三、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四年。申请提前毕业者在校最低学习年限不低于两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42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公共必修课8学分,学科通开课6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不少于4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委培类研究生可免修);学位论文10学分。

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须补修本方案指定的本科生必修课至少2门并取得合格以上成绩,该成绩不计入学分。

五、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应在第二学期末,在导师指导下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密切结合学科发展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需要,选择具有一定理论创新与应用价值的课题。

2.开题报告:选题后,学生应拟定撰写计划,然后在指导小组内进行开题报告,最迟应在第五学期开学七周内进行。内容包括选题的意义、国内外关于该选题研究的文献综述、本人的研究计划和参考文献等。参加论文开题报告的老师为3到5名(包括导师)。经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后,方可正式进行搜集资料、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

3.论文撰写: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后,导师应不定期检查论文进展情况,学位论文完成并经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在论文答辩前一个月提交给2位论文评阅人评阅。评阅人须是具备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同行专家。评阅意见在合格以上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环节。

4.答辩资格: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完成课程的学习并修满学分;完成实习实践环节;在导师指导下至少参与一项课题研究;至少参加8次以上的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参加国内外高层次的学术会议、听学术报告、参加学术研讨会等)并填写《武汉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及实习实践考核表》;在与学科相关的中文核心期刊中,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并在SCI源刊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

5.论文答辩:在每年5月底或ll月底前完成。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论文方为通过。

六、其他必修环节

1.实践环节: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实践活动,总时间不少于三个月。参加实习实践的情况需详细填写在《武汉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及实习实践考核表》上,并提交实习实践总结报告。经学院审核合格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批备案后,方可进入答辩环节并计2学分(委培类研究生可免修)。

2.中期考核:第三学期进行,实行淘汰制,根据研究生学习及科研情况,结合专业成绩,确认其具体流向,包括硕博连读、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以及退学等。

七、培养方式

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入学后一个月内,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导师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政治思想、业务学习和身心健康,在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等多种培养形式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着重培养其科研方面的独立工作能力。